试题详情
- 简答题联系中外教育史发展实际,说明活动课是课外活动的高级发展阶段
- 活动课是课外活动的高级发展阶段: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并存的,是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代学校教育中的课外活动,主要是体育、艺术、游戏等。近代学校教育中的课外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如演讲、辩论、俱乐部、文学会社、艺术团体、出版刊物、社会调查等,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之,关于课外活动的教育理论也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苏联、日本及西欧的一些国家,先后将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与课堂教学并立的活动课程,并从而形成了学校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组成的课程新概念。这在课程观念和教育观念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我国辛亥革命后的学校教育中,已开始课外活动的发展和研究。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发表《民治教育设施标准案》,提出了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内容和多种形式。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李相勖、徐君梅、徐君藩著《课外活动》,初创理论体系。新中国建立后,课外活动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长足发展。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中第一次将课外活动列入小学教学计划。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初中教学计划中,第一次将课外活动列入初中教学计划。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采用活动课的名称,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这一改革反映了当代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批改学生的作文为什么要用平等的态度对话?
- 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途径不包括()。
- 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 条件作文的主要优点和主要缺点是什么?
- 如何贯彻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 命题的词语具有审断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举
- 一体两翼
- 论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 单元教学设计的常规内容有哪些?
- 简述母语教学的特点。
- 教师中心主义
- 《语文课程标准》通篇不提“训练”二字,作
- 简述常用文体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
- 诗人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 举例说明语言质感
- 新中国建立前解放区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哪些?
- 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
- 一般认为,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和(
- 课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简述长期训练在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