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平时生活中检验苦与烦恼不安的原因在哪里?
- 我们的闻思要运用到平常生活中,检验苦不安烦恼的原因在哪里?包括十二缘起,包括你在家里跟人家起冲突,或是上班的时候,跟人家起冲突、起烦恼,要去解析其中的原因,但要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来解析,不要解析到最后,总是怪别人不对,这就是不如实解析原因。你要站在“明行”、“明觉”的角度来解析,这样才能把苦的根本原因找出来,以后就可以避免我们在无明冲动、无明造业、于是后面受苦而不知道。能够在你产生痛苦以后,就能够觉察到是很好,问题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都是在冲动发生之后、你面对这些检讨然后找出原因,如果能够在事情还没有冲突以前就去看到,修行的定力就要越加深,你的观觉察力要有,你要有止观双运的实力与能力,如果定力不够,就要继续用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现在许多儿童喜欢杀生,你如果有孩子,打算
- 请以教证说明,为什么临终时随念佛陀非常重
- 我们是在家混杂之家庭,如何解脱杂烦与无明
-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宝称为“三救星”?
- 查我国古例,有种种不同的宗教,对于世俗人
- 什么叫现法般涅槃?
- 用出入息念坐禅有何优点?
- 对佛像必须恭敬,但佛像染著尘埃,用何方法
- 经论命名的方式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
- 何者为僧?
- 修行体证真理实相的次第是什么?
- 修大乘佛法,不出六度四摄法门。其中六度中
- “菩提心能根除一切罪”与经中讲“定业不可
- 什么叫做六垢?请一一解释。六垢对闻法有何
- 六尘中之‘法’系指什么?与何者相关联而相
- 二种供养
- 体证到空的人,会厌恶这个世间吗?
- “我慢、自我”是生死轮回相续之因,佛陀不
- 何谓32身分?
- 此处所讲的僧众是否包括普通的出家人?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