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什么意义?
-
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时代的远隔,语言的变迁,文字的异形,行文的变化,许多古籍,我们如果不依靠古注,就不能看懂。
古注可帮助我们:
(1)了解字词句意。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何晏集解:“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肃)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通过古注,我们就懂得了“学”、“时”、“说”的含义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全句含义。
(2)了解全章大意。如《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疏云:“此章言王者任德,霸者兼力,力服心服,优劣不同也。”
(3)了解读音。如《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释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4)了解典故。如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李善注:“《左氏传》曰:‘齐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脱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墨子》曰:‘傅说被褐带索,庸筑傅岩。武丁得之,举以为三公’。”李善注说明了原文典故的出处。
(5)了解古籍版本及校勘情况。如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比较各种版本,除校正正文的错误外,还校正了许多注疏中的错误。此外,古注还有阐明哲理、划断诠意、说明语法、介绍修辞等等情况,对今人阅读皆有启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左传》:“于文皿虫为蛊。”《庄子》:“
- 据胡朴安所说,《尔雅》前三篇归纳材料的条
- 什么是同义连文?
- ()都是异体字。
- 推因的途径是什么?
- 怎样理解“训诂学既古老又年轻”这句话。
- 用来说明事物种类的训诂术语是()。
- 《尔雅》
- 简述《释名》的缺点。
- 《诗》:“采采芣苣,薄言采之。”毛传:“
- 毕沅《释名疏证》主要做了哪两方面的工作?
- 下列训诂实例中,解释被释词具体义的是()
- 徐复从哪些方面论证了《孔雀东南飞》是写定
- 穿凿附会为什么是旧训诂的一种弊病?
- “凡祭祀,饰其牛牲。”句中“饰”是什么意
- 推求语源的线索应该是()
- 简述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存在的问题。
- 《尔雅略说》的作者是()。
- 南宋张炎以“不惟清空,又且骚雅”所评论的
- 古书注释中释句的方法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