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牙痛
-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牙周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
(一)辨证
主症:牙齿疼痛。
牙痛甚烈,兼有口臭、口渴、便秘、脉洪等症,为阳明火邪;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脉浮数等症者,为风火牙痛;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口不臭,脉细或齿浮动者,属肾虚牙痛。
(二)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颊车、下关、合谷
配穴:风火牙痛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加太溪、行间。
操作: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3分钟。配穴太溪刚补法,行间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方义合谷为远道取穴,可疏通阳明经气,并兼有祛风作用,可通络止痛,为治疗牙痛之要穴。颊车、下关为近部选穴,疏通足阳明经气血。
2.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上颌、下颌、神门、上屏尖、牙痛点。每次取2~3穴,毫针刺,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请回答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主穴,叙述并演示其
- 请回答太溪的主治,叙述并演示太溪、听宫的
- 委中(Wěizhōng,BL40)足太阳
- 请回答昆仑的主治,叙述并演示昆仑、关元的
- 太溪(Tàixī,KI3)足少阴肾经;原
- 叙述并指出大椎、关元、夹脊的定位。
- 请叙述并演示地仓、神阙的定位和操作。
- 列缺(Lièquē,LU7)手太阴肺经;
- 滞针
- 请回答针灸治疗痛经实证的治法和气滞者的配
- 请回答足三里、命门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叙述并演示指切进针法的操作。
- 中风
- 请回答尺泽、三阴交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叙述并演示弹法的操作。
- 请回答血海的主治,叙述并演示血海、四白的
- 请回答太阳、三阴交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一指禅推法
- 请回答印堂、足三里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叙述并演示夹持进针法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