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据说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晚年近视到了几乎失明的程度,依然能信手挥毫作书,是否果有其事?他的艺术成就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沈尹默先生是一位对现代书坛影响至大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学养深湛的著名学者。他生于一八八三年,逝世于一九七一年。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曾任《新青年》编委。提倡新诗写作,所作广泛传诵,于四体诗也深有造诣。历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初时因父亲的影响和指授而深爱书法。但他早年学书曾走过一段弯路,友人批评他“字俗在骨”。沈先生是一个谦逊而好强的人。友人的忠告使他幡然猛醒。他从初唐褚遂良、欧阳询的严谨楷法入手,上溯二王书法的源头,在漫长、艰巨而充满乐趣的实践中洗却旧时的陋习。他的楷书,结体精严,用笔虽细如纤发处也一丝不苟。点划能笔笔照应贯气,神韵满纸。沈尹默先生能随心所欲地驾驭真、行、草关系的辩证法,真通行草流转,行草具真整饬,自然成家。
    沈尹默先生精通笔法。他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深入地钻研历代如蔡邕、二王等人的用笔理论,总结出实际而不是空泛的、体系化的而不是零碎的运腕理论。沈尹默先生对古代书法涉猎非常广泛,涉猎百家旨在汲其所长。他临习各种魏碑,滋养了楷书的古拙和力度;他精临晋、唐、宋、元、明各大书家如王羲之、智永、颜真卿、苏轼、黄庭坚、文徵明等的书法,用以加深加宽和澄清艺术的源头活水,增添自己书法的风采。沈先生挥毫不辍愈半个世纪,对形体的捕捉和运腕的体验完全成了他内心感受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他晚年作书,尽管目力不及,依然行作贯珠,通篇璆琳,令人瞠目。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