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社会不断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末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页 材料三:“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3页 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请从19--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中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
  • 观点:材料三:说明民族独立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前提;
    事例: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失败。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