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我国解放后直到现在中小学管理体制的演变情况。
- 我国建国初期,大中小学都实行校务委员会制,由进步的教职员代表组成。后来在全面苏化的过程中,195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规定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由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57年整风反右后,中小学普遍建立党支部,党支部领导一切,书记说了算。由此出现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60年代初中央教育部总结建国以来的教育经验教训,于1963年3月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实行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在当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全校的工作”。“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有保证和监督的责任”。“文革”期间实行革命委员会制,取消了校长的名称。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央教育部重新颁发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1985年5月2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赛》指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样一来,校长负责制成了我国中小学必须实行的领导体制。但这里又特别强调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民主管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内外协调,学校工作社会性原则要求我们把学
- 为实现教育目标所花费的教育成本和取得的教
- 管理的自然属性
- 谈谈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情况
- 试述当前教育管理过程中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的
- 终身教育是在20世纪()形成和发展的一种
- 教育经费管理
- 在我国中央教育行政组织包括国务院和教育部
- 工作要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防止形式
- 校园文化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和活动方式、内部
- 教育政策的执行主要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
- 试述教育管理学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 衡量决策质量的指标有哪些?影响学校决策质
- 拟定教育决策方案的基本原则包括()。
- 学校的适度规模,一般不包括()。
- 确定学校管理目标首先要明确()
- 试述当代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 行为科学把原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到以事
- 学校管理效益的特点()
- 如何理解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