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述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阶段。
  • 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的经营哲学。
    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1)生产导向阶段。生产导向阶段,也称产品导向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产品不丰富,国民收入水平较低,商品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消费者在商品交换中处于被动地位。“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因此以提.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为中心,实行以产促销的经营手段,就可以实现企业市场目标。这是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品为出发点的生产经营思想。
    (2)推销导向阶段。推销导向阶段,又称强力推销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为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这个阶段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在商品交换中的选择性和主动权增强,社会生产供给的商品开始:超过需要,迫使企业开始重视销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强调“推销什么产品就能售出什么产品”。企业采取诱劝客户购买、强迫(搭配等)推销、滥用广告等手段,以销售保生产、保利益,实现企业市场目标。这种强力推销的市场营销观念,实质上仍是生产导向,因而往往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3)市场导向阶段。市场导向阶段,又称客户导向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强力推销的失败,使企业从产品导向的生产者观念转向市场导向的客户观念,形成了新的市场营销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产品丰富,品种多样,社会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相对稳定,出现了买方市场,消费者在市场商品交换中居于主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生产其所能卖的商品,以消费者的需要作为市场经营的机会,企业只有按照消费者的需要为中心,组织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采取适应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营销组合措施,才能实现商品交换和企业经营目标。市场导向观念符合现代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受到重视和应用,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不可能全面实现。
    (4)社会市场导向阶段。社会市场导向阶段,又称生态平衡导向阶段。这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市场营销观念。其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与企业大量生产的单一性发生矛盾,企业往往处于既要满足消费者需要又要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矛盾与摇摆之中,希望从社会出发协调消费者与企业的利益。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出现了社会资源浪,费和产生污染环境的状况,需要改变片面追求消费者需求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西方企业市场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因此,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由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运:动兴起;促使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与社会公众利益协调起来。社会市场导向观念就是上述情况的集中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应使企业发展、公众需要与社会长期发展协调一致,采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与社会(消费者)双向平衡的营销活动,以使社会生产经营发展处于最佳状态。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