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docking步骤是什么?
  • 受体模型的建立;小分子库的产生;计算机筛选和命中化合物的后处理。
    第一步,受体模型的建立:
    1.大分子结构获取:蛋白质结构的准备是虚拟筛选的重要一步。虚拟筛选的蛋白靶标的结构可以从PDB库(http://www.rcsb.org/pdb/index.html)中直接下载使用;也可以通过和家族中同源蛋白的序列、结构信息比较,同源模建而得。
    2.接着是结合位点的描述,选择合适的配体结合口袋对分子对接至关重要。
    第二步,建立小分子数据库:二维结构用结构转换程序如CORINA、CONCORD实现三维结构的转化。建好的三维结构加氢加电荷后,便可以用于对接程序。(剑桥小分子数据库,MDL数据库,天然产物数据库)
    第三步,对接和打分,这一步是虚拟筛选的核心步骤。对接操作就是把每个小分子放到受体蛋白的配体结合位点,优化配体构像和位置,使之与受体有最佳的结合作用,给最佳结合构象打分,对所有化合物根据打分排序,然后从化合物库中挑出打分最高的小分子。
    最后一步是命中化合物的后处理:通过计算分子的类药性质ADME/T(吸收absorption、器官分布distribution、体内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和毒性toxicity)性质的估算,排除那些不具有类药性质的分子。可以利用一些经验规则如“五规则”等,快速排除那些不适合进一步药物开发的分子。
    通过以上四步处理,大部分分子从化合物库中剔除,形成一个合理大小的化合物库,仅对这些适合成药的化合物或购买、或合成、或分离得到,然后再进行实际的生物测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