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央视“春晚”是全球华人的“年夜饭”,被誉为“国家工程”,是国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实力的窗口。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春晚”应该精益求精,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所以,央视“春晚”一直是《咬文嚼字》重点关注对象。在文字使用上,冯氏“春晚”态度严谨,不过,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张国立将“血脉偾张”中的“偾”fèn误读成pēn;春晚前短片中的“春晚是想你的365天”不正确,春节是以农历算的,春晚与春晚之间从来就不相隔365天,如今年到明年羊年的春晚就是384天;“沧海桑田”不能用“每片”修饰。 材料二“回家团圆”是中国人的心灵寄托与情感诉求,也是历届春晚不变的主题,春晚已成为联系炎黄子孙的文化纽带。回顾春晚三十多年,时代在影响着春晚,春晚也引领着时代。为满足百姓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届春晚都在追求一种超越,每次演出都追求突破与完美,春晚也从一个只属于星光闪耀的舞台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梦想之地,春晚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尽管如此,春晚也难以走出众口难调的尴尬境地。 材料三30年春晚,从小到大,从简朴到华丽,从惊喜到鸡肋,留给后来者的创新空间越来越少,留给观众挑剔的话题越来越多。“创新”成为每一届春晚导演的努力方向。 请你说出春晚创新的两条辩证法依据。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②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要求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
-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要求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
- 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
- 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
- “卷珠帘,倚高阁,觥筹交错
- 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材料一:五千年来,无数华夏子孙,为了民
- 2005年5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 中医形成的过程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人体生命
- 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诞生了昆、京、川
-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
-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
- 材料一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
- 材料一央视“春晚”是全球华人的“年夜饭”
- 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20分许,
- 《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其重要的原因
- 《南下》这部电视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
-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高度重视文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