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实录。 【导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金属制品,如:飞机、船舶、汽车、铝合金门窗、家用炊具、硬币等等。为什么在现代科技、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这些金属和合金? 【发放学案】(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老师】观察实验桌上的金属钠--首先观察金属钠的存放,然后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内物质的气味。 【学生】观察并闻气味。 【问题提出】金属钠为什么要放在煤油中?这与金属的哪些性质有关? 【投影】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 【实验】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略 【概括】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展性好。 【科学探究】 1.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验证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2.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3.做一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果。 【分组实验并讨论】略 问题: (1)根据张老师的教学过程,说明所用研究物质的方法有哪些,并对这些方法作简要介绍。 (2)以张老师的教学为例,说明案例中张老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的优点和不足? (3)根据上述教学实例,归纳总结出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教学思路。
-
(1)所用研究物质的方法有观察法、分类法和比较法。所谓的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2)案例中张老师主要采用的是替代式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优点:①比产生式教学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②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不足:①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②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教学思路为:观察物理性质→预测化学性质→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分析现象并解释一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元素周期律"
- 下面是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1)实
-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
-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
- 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
- 标准状况下,往100mL0.2mol/L
- 化学实验应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主体性是()
-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
-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
- 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反映化学学科的核心研
- 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①
- 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
- 关于高中化学课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已经在探索可燃冰
- 某中学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感到时间太紧张。
-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
-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
- 化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推法是由已学知识通过迁
- 实验者是化学实验的主体,其根本属性是()
-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