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下面是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1)实验用品:试管、2%的AgNO3溶液、2%的稀氨水、乙醛、玻璃棒、玻璃杯、酒精灯、铁架台和石棉网 (2)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首先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一所示)。 ②再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在试管里同样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向试管内插入一根玻璃棒,再把插有玻璃棒的试管一起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二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实际操作。当试管在热水浴中温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在图一实验中,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在图二实验中,除了在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外,在玻璃棒外壁也产生了银镜。 (1)该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2)与教材上的实验相比,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哪些?
-
(1)乙醛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单质银附着在试管壁和玻璃棒这两附着物上,形成银镜。
(2)由于本对照实验现象明显,对照效果好,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后,都能很顺利地获得这一实验结论,轻松解释了"单质银为什么只在试管内壁上产生,而不在试管内部的溶液中产生?"这与通过使用浓硝酸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钠检验的方法相比,说理更加透彻,还节约了实验药品,排除了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
- 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 在化学教学中,STS教育内容的呈现主要形
- 背景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
-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具备化学教学的综合
- 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
-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 化学学科教学要以()为本。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学生的解题能力是由()构成的有机整体。
- [教学设计题]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
- 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
- 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
- 甲、乙、丙、丁四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
-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
- 背景材料: 某教师按着如下教学设计组
- 发现法的广泛使用被限制的原因是()。①学
-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