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目前,我国由于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李南是一位刚走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
-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
- 以下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的是(
-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行教”是指用教师的()教育影响学生。
- ( )的儿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不具备
- “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老师、家长都反映学生小青是个“不开窍”的
- 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独特品质,充满生命活力
- 吃过午饭,大班的几位男生在宿舍闹着玩,
- 素质教育把( )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
-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为了幼儿的发展所应该做的
-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
- 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 )负有
- 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就是提供保证素质
- 某山区的教师林老师在根据本地区植物种类繁
- 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孩
- 关于我国幼儿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义耳定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