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李中梓脾肾同治的主要特点。
-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李中梓提出了脾肾先后二天都应重视的观点。认为脾肾二脏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故诊治疾病十分重视脾肾是否亏虚。诊脉之时需重视脉中的胃气与肾气的盛衰。冲阳为阳明胃经之俞穴,此处之脉象可知胃气之盛衰。太溪为少阴肾经之俞穴,此处之脉象可知肾气之盛衰;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六味丸壮水,肾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方法有三:(1)脾肾并重同补,特点是:理脾不拘于辛燥升提,治肾不拘于滋腻呆滞,随证化裁,灵活变通。(2)补肾为主兼以补脾,如以肾虚为主者,以甘寒补肾,又恐其滋腻碍脾而佐以砂仁、沉香之类;脾虚者加人人参等品。(3)补脾为主兼以补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哪部医著既是一部伤寒验案集,又是我国医学
- 少腹逐瘀汤是哪两类药的同用()
- 龚廷贤提出摄生养性以防衰老的措施有()
- 提出:“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的医
- 试述吴有性在温疫病因方面的阐发。
- 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
- 吴有性是如何区别温疫与伤寒的?
- 陈自明首创的治疗痈疽原则是()
- 缪希雍调理胃气,常用下列哪些药()
- 李杲对脾胃内伤的病因病机是如何阐发的?
- 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内容。
- 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
- 试述吴有性对温疫侵入途径和部位的阐发。
- 朱丹溪认为,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仁,不作
- 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 三消饮治疗()
- 刘完素自制的方剂是()
- 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始于()。
- 王清任处方有两大类,即()
- 力倡命门学说,为温补学派的创立作出突出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