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刑法中危害社会的行为?它有哪些基本表现开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级成立犯罪的不作为?
  •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客观上是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二,主观上是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的行为。刑法理论上将形形色色的危害社会行为归纳为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即作为与不作为:
    所谓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即刑法禁止而去做的情况。如抢劫、强奸等。
    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如遗弃、拒传军令等。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客观方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
    第一,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第二,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第三,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如果行为人虽有某种特定义务,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和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尾,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因为只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