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注意的认知理论。
  • 注意的认知理论有注意的选择性理论和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的选择性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人脑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有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由布罗德班特提出。该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的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完全通过并接受加工;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机制外并完全丧失了,该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该理论是在知觉水平上的选择,故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衰减器理论由特瑞斯曼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当信息通过过滤机制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被减弱了,并未完全丧失,过滤器是按照衰减的方式工作。该理论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语意分析作用,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后期选择理论由多伊奇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者衰减的装置;所有的信息都进入中枢加工机制,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多阶段选择理论由约翰斯顿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可能发生。
    以上四种理论中,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后期选择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可能发生。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关心人是如何进行资源分配来完成认知任务。认知资源理论有资源限制理论和和双重加工理论。
    资源限制理论由卡尼曼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有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可以受我们控制。
    双重加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控制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双加工理论的例子有边看电视边织毛衣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