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谈谈对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
(1)高雅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想性深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具体表现为: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对于语言的形式创新,是说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语言形式惯例,发现其中的传统活力和弊端,并从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吸取资源,从而力求做出新的原创性努力。比如,白居易的诗歌,它作为高雅文化文本是毋庸置疑的,而它的在语言上汲取百姓生活的丰富的营养更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尤其表现为不顾或冲破僵化文化控制而执意针砭时弊、揭露矛盾。知识分子创造的高雅文化文本就往往体现在这一方面。比如杜甫的诗、鲁迅的杂文和小说等等。
个性化趣味,是指高雅文化文本在关注社会、注意语言创新的同时往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关注人生、个体命运、社会现实。比如同样是写历史,司马迁和司马光的写同一段历史的视角、旨趣都是不同的。
(2)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预约需要的一种文化文本。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武侠小说,既有这么一句概括的语言:"不是美女爱英雄,就是奸臣害忠良。"武侠小说往往构成了一种流行性的叙事模式,故事类型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愉悦之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曲形制,最早都是由(
-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
- 没有完整的语言表意系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
-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文学典型
- ()是电影中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核
- “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 “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
- 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
- 怎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
- 心理分析批评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 影视文学语言必须简练,它不允许冗长繁多的
- 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 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千姿百态,
- 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面
- 喜剧
- 自然主义
- 文学体验论
- 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