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中共八大外交方针的背景、内容。
  • 背景:1、国内:
    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经济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外交需要为其服务;
    ②从1954
    年起,中国政府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总的策略是扩大
    和平统一战线,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要加强合作,与资本主义国家要区别对待,与第三世界国家求同存异);
    ③1956年的“反冒进”争论,中共党内以务实为主流思想,客观上有利于对外政策的理性讨论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初步成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大背景)2、国际:
    通过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周边国际环境有明显改善
    ①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望上升,与苏联进入“蜜月期”,中苏经贸关系发展,苏联提供技术指导,处理双方关系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消除斯大林留下的不平等内容
    ②与新兴民族国家,突破性进展,第二个建交高潮
    ③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缓和:台海危机后,与美国实现大使级谈判;中日民间交流也有了突破性发展,中日贸易关系迅速发展;与欧洲国家恢复与发展
    3、在召开八大之前,外交方针的酝酿和准备:
    ⑴总结各方面经验,包括外交方面(周恩来、张闻天),探索中国外交面临的新问题,要承担新任务,要有新发展。其中,新问题包括:
    ①准确判断当时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政治力量影响、地位、前途及彼此的关系:a美苏的缓和b两大阵营内部矛盾的突出,尤其是苏联c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新兴力量
    ②在认识变动的国际形势和外交任务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中国外交的中心
    ③中国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分别处理同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新兴民族国家三种力量之间的关系;
    ⑵周恩来、张闻天的讨论以及对过去经验的深入分析,提出中共应该长期遵循的原则。
    中国外交的中心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坚持几个原则:
    ①平等原则;
    ②互不干涉内政;
    ③求同存异,和平外交
    内容:1、关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中共八大强调,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和平民主等维护和平的力量,决定了当前国际局势已走向缓和,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但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
    2、关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政策,主张一切国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中国人民不怕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争。
    3、关于处理国际事务中的方针:继续巩固和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兄弟友谊;同亚非拉独立国家、特别是近邻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争取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4、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准备新战争的政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的政策。
    5、支持世界人民的和平劳动,支持一切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运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