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活性的原理。
-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使抗凝血酶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呈正相关,而与抗凝血酶呈负相关,根据受检者所测得吸光度,从标准曲线可计算出抗凝血酶活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某男儿,8岁,肝脾淋巴结肿大,WBC2.
- 降解纤维蛋白(原)的物质是( )
-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主要的病理基础为( )
- 尼曼-匹克细胞突出的形态特征是常吞噬有红
- 易位
- 临床实验室常用质控血清,一般采用下列哪一
- 某男性,24岁,高热,皮肤出血点伴皮肤黄
- 病例2:患者,女性,52岁,橡胶厂工人,
- β-TG主要由肾脏排泄,故可用于( )
- 男性,38岁,半年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近
- 试述诊断DIC的主要实验指标。
- 关于叶酸下列不正确的是( )
- 何谓血管内皮的异质性?
- 二期止血缺陷
- SmIg
- 对凝血酶灭活能力最强的蛋白质是( )
- 血清溶菌酶活性试验是检测白细胞的( )
- 下列哪项叙述符合骨髓生理( )
- 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骨髓病性贫血属下列哪
- 酸洗脱法检测HbF检查,2周岁后参考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