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宋代儒学的变化状况及对教育的影响。
  • 宋朝建国后,在统治策略上从重视“武功”改变为重视“文治”。把尊孑L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宋王朝在尊孔崇儒的同时,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把佛学作为辅助儒学的统治工具。而道教是宋朝第二宗教,道教虽不直接参与政治,但享有一些特权。宋代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有一重要的变化,就是理学的产生。由于宋代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复杂性,宋王朝统治者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政策,为儒学改造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周敦颐首先提出吸收佛、道人儒学的理论,成为理学的鼻祖。按着经过张载、二程的发展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在理论上加以总结,集其大成的则是朱熹。嘉定五年把《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列入官学,作为法定教科书。理宗在宝庆三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发挥圣贤蕴奥,有利治道。”“特赠嘉太师,追封信国公”。从此确定了朱熹的历史地位和理学对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此后,元、明、清各代,均尊奉理学为官方统治思想和文教政策的主要依据。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