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走神。乙同学因为被老师当众责骂而逃课。问题:(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甲乙两同学分别缺少哪些需要?根据甲乙两人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军·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七种,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①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②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④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⑤求知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解的需要,例如,通过经验或者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理解事物等。⑥审美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指的是秩序和美的需要。例如,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安排事务,追求事物的完美、卓越、美好的形象或性质等。⑦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甲同学因为父母离异而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针对甲同学渴望得到家庭、团体、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爱护,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倡导班上的同学跟甲做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乙同学缺少尊重的需要。教师当众责骂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很丢面子,所以逃课。针对乙同学,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学校德育的功能有( )。
- 在课后评价中,专家教师更加关注的是()。
- 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 学生管理既是一个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 相对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
- 班主任要善于恰如其分地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
-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
-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所以二者是一回事
-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
-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
- 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
-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其中
- 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
-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书中。
- “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
-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
-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