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举例说明如何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和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①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则是被动句。如,蔓草有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
②谓语是及物动词,从表面看,主语可以认为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但谓语动词后没有宾语,句子是被动意义。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③在主语、动语、宾语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又是对主语不利的,则句子表被动。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和三十六字母比较,《中原音韵》的声母有什
- “义愤填膺”中“膺”的意义()
- 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差别和大,主要表现在词类
- 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句中
- 简述四等兼用于韵头和韵腹的概念。
- “防患未然”中的“然”的意义()
- 举例说明介宾结构作状语的单句的类型。
-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八年》
- ()是历史上的音译词,也就是古书里用汉字
- 无定代词
- 韵书
- 人之爱其子,亦如余乎?(《左传·昭公十年
-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ldqu
- 楷书又名正书或真书。这种字体是在汉隶草体
- 燕尔新昏,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
- 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
- 一个音节可以包括声母、韵头、韵腹、()、
- 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
- 转指
- 秦国文字直接承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