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人者)无毛羽以御寒暑。”(《列子·杨朱》) “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汉书·金日磾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晋书·王献之传》)
-
“寒暑”是偏义复词,其词义是“寒”。“寒”与“暑”语素义相对。
“动静”是偏义复词,其词义是“动”。“动”与“静”语素义相反。
“公姥”是偏义复词,其词义是“姥”。“公”与“姥”语素义相对。
“作息”是偏义复词,其词义是“作”。“作”与“息”语素义相反。
“寒温”是偏义复词,其词义是“温”。“寒”与“温”语素义相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将下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文中的很多单音词
- 说明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与现代汉
- 转和韵摄这两个术语是以()和韵腹为条件归
-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
-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
- 四体二用
-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
- 中古时代的韵书以()为代表,它的体例可称
-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
- 陈梦家、刘又辛将文字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是
- 反切系联法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 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是从殷商甲骨文、商
- 清代学者()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
- 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哪些?
- 隶书一般分为古隶和汉隶。隶书产生于战国末
- 无定代词
- 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有三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
- 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中的“
- 同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