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立案的条件包括哪些?
-
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反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二)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 试论述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
- 下列刑事诉讼参与人,解释上不属于诉讼代理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证据中,既属于原始证据也属于间接证据
- 某市政府机关职员王某,因涉嫌间谍罪而被有
-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宣告判
- 死刑复核程序
- 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采取强
- 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死亡案件违法
- 简述在完全依靠间接证据认定被告人犯有被控
- 谢某在云南贩卖毒品被抓获,昆明市中级人民
- 级别管辖
- 公诉
- 在一起共同抢劫案中,M省A市人员马某、宋
- 冯某(男26岁)与宋某(女23岁)同居在
- 1999年的一天,摄影爱好者小柳在某风景
- 刑事诉讼代理
- 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与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 一般不公开审判的案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