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什么叫依恋行为?怎样研究婴儿的依恋行为?
-
(1)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叫做依恋。依恋行为始于婴儿期,主要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之间,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儿主要通过吸吮、拥抱、抚摸、对视、微笑甚至哭叫等一系列行为逐渐与看护者建立起依恋关系。
(2)研究母婴依恋关系的一种典型手段是“陌生情景”实验。这种实验的设计是:
①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许多玩具;
②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
③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设法与孩子玩耍,母亲离开;
④让孩子与陌生人在一起;
⑤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出去;
⑥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
⑦陌生人进入房间,替代母亲的角色;
⑧最后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离开,母亲鼓励孩子继续探索、游戏,并在需要时给予安抚。
在这种情景中,实验者可以观察儿童对玩具的摆弄行为、儿童的表情、其他情绪反应(如啼哭等)以及儿童与陌生人交往的倾向等,以此判断母子依恋关系的性质。
安斯渥斯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研究,得到了母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逃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会哭、焦虑,当母亲回来时很高兴;母亲在场时,他们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在玩耍时会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较友善。
逃避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在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矛盾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他们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什么叫技能的迁移?迁移的主要类型和特
- 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
- 简述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 神经系统的基本机构与功能单元是()
- 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 兼具两难的矛盾心理状态是一种()。
- 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
- 简述什么叫脑裂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
- 下列选项哪种是特殊能力?()
- 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 简述什么是认知地图?它在动物的位置学习中
-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 遗传环境与教育对能力发展各起起什么作用?
- 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 简述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意
- 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试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
- 成年以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 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