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车身抗撞性设计要求有哪些?
  • 车身抗撞性设计要求
    <1>正面碰撞
    1)确保乘员生存空间,减小乘员舱变形和对乘员舱的侵入
    2)减小车身减速度
    3)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打开。碰撞后可以不使用工具打开车门
    <2>侧面碰撞
    抗侧面碰撞设计应当以减小乘员舱侵入、维持乘员生存空间为重点。
    1)减小侧围结构对乘员舱的侵入量,防止侵入量过大时对乘员的挤压伤害
    2)减小侧围结构对乘员舱的侵入速度,特别是与乘员接触时车门的速度,减轻对乘员的撞击力
    3)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打开。碰撞后可以不使用工具打开非碰撞侧的车门
    <3>后面碰撞
    1)减小乘员舱变形。通常用后排座位R点的前移量来衡量
    2)减小碰撞中车身的减速度,减轻乘员的鞭梢性伤害
    3)在碰撞中维持油箱的存放空间,减小对油箱、油路挤压
    <4>滚翻
    1)减小乘员舱的变形量,特别是车顶的变形
    2)要求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打开。碰撞后可以不使用工具打开车门
    <5>低速碰撞
    主要避免汽车重要部件的损坏,减少因撞车带来的维修费用;要求设置低速碰撞吸能区,使低速碰撞车辆的动能主要通过低速碰撞吸能区的变形被吸收,并尽量不使低速碰撞吸能区后部的车身主要结构发生永久变形。
    <6>行人保护
    撞行人时,汽车对行人的伤害一般包括一次碰撞时由保险杠、前散热器罩和发动机罩前端等产生的下肢伤害;行人与发动机罩、挡风玻璃等二次碰撞时的头部伤害;受撞击后的行人与路面三次碰撞产生的伤害。车身结构设计时应将相关部位的刚度设计得软一些,以缓冲对人体的撞击;在行人保护措施中,应防止车外凸出物对行人的伤害。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