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病态科学与伪科学?
  • 病态科学是指主观期望、一厢情愿的科学,它是科学研究者被其主观性错误所自我欺骗而导致的“科学式”的研究。鉴于包括著名科学家在内的任何人都可能犯主观自欺的错误,从这个角度来说,病态科学实属科学的常态。
    在科技史中,出现过不少病态科学的案例,如天文学中对火星运河的观测、物理学中的N射线和近年来受到质疑的“冷核聚变”。在有关案例中,研究者完全是诚实的,但他们未意识到科学观察、因果推理和理论建构的复杂性和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没有看到一个人完全可以被主观因素、一厢情愿的想象、仓促的推理、观察中的背景干扰、小概率事件的偶然性累积等引入歧途,进而产生了“观察者效应”——想要观察到某个结果的愿望令人“观察到”并非真实存在的事物,最后陷入错误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与病态科学不同,伪科学是指违背科学方法和通常程序,将非科学的理论当作科学传播推广并以此追逐名利的活动。科学哲学家萨伽德指出,伪科学往往使用相似性思维方式、忽视用经验因素进行证实和证伪、不关心与之竞争的理论、理论过于简单且多特设性假设、保守且在应用上停滞不前。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则提出判断伪科学的十要素标准,如伪科学有喜欢诉诸权威、不承认自身的无知和缺陷、不愿意寻找反面例证、不用实验等客观检验方法、不自我更新与发展等。
    伪科学大致可分为文化类伪科学、迷信类伪科学、未知领域的伪科学和江湖骗术类伪科学四类。文化类伪科学涉及关于自然之谜(如百慕大三角、尼斯湖怪、雪人等)与文明之谜(如金字塔、亚特兰蒂斯、巨石阵及复活节岛等)的离奇解释、地外文明之谜(古代宇航员、不明飞行物、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等)、地球灾变起源说(星球碰撞说、诺亚方舟说)、生命周期律等。迷信类伪科学包括各种灵学、占星术和算命预测术。未知领域类伪科学包括特异功能研究(“人体科学”)、超心理学研究、超自然力量研究等。江湖骗术类伪科学包括神医、水变油、气功改变水分子结构、夸大疗效和隐瞒副作用并借助洗脑式广告的卫生保健品(如减肥、增高、生发、核酸食品)等。
    不论是为了维护科学的尊严还是捍卫公众利益乃至社会公正,科学家和科技共同体有责任反对和抑制伪科学。在公众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较为健全的社会中,文化类伪科学、迷信类伪科学和未知领域类伪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文化现象甚至知识形态存在,但一般不会得到科学家和主流科技界的认可和支持,而仅仅局限于媒体娱乐节目、猎奇性出版物等特定的范围之内,并且一旦它们干扰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涉及宗教式洗脑)就会受到法律的有效制约。抑制伪科学最终有赖于公众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弘扬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识别和自觉抵制五花八门的伪科学。科学并非万能,而人们对科学不能解答的问题依然好奇,对科学难以满足的需求会转而诉诸非科学和伪科学。在我国,鉴于公众的批判思考能力与科学素养相对不足、相关法律不甚健全,科学家和主流科技界应该避免参与伪科学或为其所利用。在伪科学(特别是江湖骗术类伪科学)大量浪费科研资源、招摇撞骗和危害公众时,科技共同体要坚持科学精神,揭露、批判和制止伪科学。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