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概述我国国家各等三角测量的布设方案和历史沿革,及其在精度要求上有哪些主要规定?
  • 1、一等三角锁一般沿经纬线方向构成纵横交叉网状,两相邻交叉点之间的三角琐称为琐段,纵横琐段构成琐环。一等三角琐一般采用单三角琐,也可组成大地四边形和中点多边形。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应小于±7″,三角形的任一内角不得小于40°,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的传距应大于30°。为了控制琐段中边长推算物产的积累,在一等琐的交叉处测定起始边长,要求起始边测定的相对中误差优于1:35万。2、我国二等三角网的布设有两种形式:1958年以前采用两级布设二等三角网的方法,即在一等琐环内首先布设纵横交叉的二等基本琐,将一等琐分为四个部分然后再在每个部分中布设二等补充网。在二等琐系交叉处加测起始边长和起始方位角,其中二等基本琐的边长为15~20km,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应小于±1.2″,二等补充网的平均边长为13km,测叫中误差应小于±2.5″;1958年以后改用二等全面网,即在一等琐环内直接布满二等网。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km左右,测角中误差应小于±1.0″。
    3、三、四等三角点的布设尽可能采用插网的方法,也可采用插点法布设。
    (1)插网法:就是在高等级三角网内,以高级点为基础,布设次一等级的连续三角网,连续三角网的边长根据测图比例尺对密度的要求而定,可按两种形式布设,一种是在高级网中插入三、四等点,相邻三、四等点与高级点之间的联结起来构成连续的三角网;另一种是在高等点间插入很多低等点,用短边三角网符合在高等级点上,不要求高等级点与低等级点构成三角形。三等网的平均边长为8km,四等网边长在2~6km范围内变通,测角中误差三等为±1.8″,四等为±2.5″。
    (2)插点法:即在高等级三角网的一个或两个三角形内插入一个或两个低等级的新点。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