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14岁,月经来潮后出血不止伴皮肤瘀点、瘀斑。发病前2周有感冒史,脾轻度肿大,PLT20×109/L,PAIgG和PAC3升高,PT正常,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颗粒型为主。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ITP
C、急性白血病
D、MDS
E、过敏性紫癜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 血管受损后所释放的某些因子的描述,哪一项
- 女性,30岁。确诊溃疡病10年,近3年来
- 下列疾病由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是()
- DIC的实验室诊断中,血小板计数应为()
- 属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症处理的是(
- ITP患者最常出现的抗体是()
- 储存时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
- 凝血酶的作用有()
- 与蛇咬伤、水蛭咬伤引起的出血有关的因素是
- 男,52岁,畏寒发热14天,查:体温39
- 男性,10岁,自幼有关节疼痛史,其兄死于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为()
- DIC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女性,25岁。全身皮肤瘀点、瘀斑2月,本
- 对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符合诊
- 女性患者,22岁,月经过多,皮肤反复出血
- 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
- 女性,5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
- 可使DIC加重并与之形成恶性循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