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颅底颌顶位与汤氏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 1.颅底颌顶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背部用沙袋或枕头垫高,髋部
    和膝部弯曲,头部尽量后仰,使头顶与台面接触,听眦线尽可能与胶片平行,前额用棉垫和沙袋
    顶住,使头顶保持后仰位置。暗盒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超出枕外隆凸。中心线对准两侧下颌角
    联线中点,与听眦线垂直或成105°角,射入暗盒中心。此位置显示颅底的轴位影像,颞骨岩部、
    乳突、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蝶窦、鼻中隔、下颌骨、枕骨大孔、寰椎和枢椎齿状突都能较
    清楚的显示。
    2.汤氏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二臂放入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垂
    直。下颌下倾,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暗盒上缘与头顶相齐,下缘低于下颌骨。中心线向足侧倾
    斜30°,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处,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此位置对检查枕骨和颞骨岩部等部位
    的病变很有价值。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