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方志学的产生和发展。
-
因方志而有“方志学”。方志学是在修志实践中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理论见解。
我国的修志工作早有丰富的经验,但在清代以前却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清代修志进入极盛阶段,不少著名学者参与其事,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对如何修志产生了一系列看法,因而使方志学很快建立和发展起来。它的代表人物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章学诚,他的史学论著《文史通义》,主张史学经世,揭露时弊。他曾主撰《永清县志》、《和州志》和《湖北通志》等,对撰修方志有深刻见解。
由于对方志的性质、内容和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清代的方志学形成两大派别: 一、历史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史”。为此,章学诚为编修地方志创立了“三书”体例,即“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历史派注重历史,志书内容比较详尽,材料大量采用官府档案,因此史料价值极高。
二、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主张方志要记述地理状况。戴震认为“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夫志以考地理,但悉心于地理沿革”;洪亮吉也主张“一方之志,沿革最要”。一般来说,地理派的志书不重视历史文献,除地理部分外,人物、职官等项记载都比较简略。
历史派和地理派各有特色,但以历史派的理论影响最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介绍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 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的是()
- 1987年6月在陕西省扶风县()塔基地宫
- 清代藏书家有“南瞿北杨”之说,即(),有
- 现存最早的戏剧壁画和金元时代修建的戏台,
- 1974年,在江苏省盱眙县的西汉墓中发现
- 辟雍
- 正始石经
- 汉字主要有哪些造字法?
- 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之誉的是()。
- 农家的代表人物是(),他研究农业政策和生
- 约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已发现了“()”的计
-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
-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意思是耕
- 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有()、()、()、(
- 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
- “喇嘛教”就是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故称“
- 汉武帝时开创了“()” ,设
- “九通”:()。
- 王莽篡汉,改国号为“()”。王莽为了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