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我国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几种观点?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问题展开过几次大讨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1)美是主观说。以吕荧、高尔太为代表。吕荧认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高尔太说:“美只要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他们都认为,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的美与丑,都是由人决定的。这种观点受到较多人的批评,认为他们否认了美的客观性,颠倒了美与美感的关系。
2)美是客观说。以蔡仪为代表。认为美是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一种客观存在,“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影响美。至于社会事物的美,“未必是不依赖于社会关系而存在,也未必是超时代、民族、阶级的”自然美,与社会无关,人类社会出现以前也就有了,只是没有人欣赏罢了。不少人肯定了客观论者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但也对他们所认为的美不受社会制约的观点提出批评。
3)美是主客观统一说。这是解放后朱光潜所坚持的观点。他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物质”。这种“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的“物的形象”就是艺术形象。美是艺术的特性,因此,自然美也“是一种雏形的起始阶段的艺术美”。正因为他用艺术来解释美,那么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美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美不是第一性的,而是第二性的”。有人批评他否认生活中的美,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也有人批评他不该把自然美等同于艺术美。
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以李泽厚为代表。他一方面认为美是客观的,它可以离开欣赏者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另一方面又认为美是社会的,它离不开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因此,他所说的客观性,是指物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性。他说的社会性,是指客观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属性。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是社会的、客观的,所以作为社会生活属性的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正因为美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他认为人类社会出现前自然界没有美,正因为美是客观的,任何个人面对着美也不能任意改变它、否定它。自然之所以美,关键在于“自然的人化”,李泽厚的观点,得到美学界较多人的支持,却也遭到其他学派的批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