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
(1)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繁殖。
(2)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3)防治原则: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易感人群如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预防。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疑是流脑病人,应如何进行的微生物检查?
- 利福平是()类药物类型。
- 高频重组菌:
- 列举3种基因组分节段的RNA病毒:(),
- 证实某种DNA病毒也可能引起肿瘤的时间是
- 大多数动物病毒的形态属于()
- 鸭吃了霉变的玉米后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 比较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 有囊膜的病毒的表面抗原成分为().
- 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作用机理是()
- HI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 简述湿热灭菌效果大于干热灭菌的原因。
- 青霉素主要影响革兰氏阳性菌的()合成.
- 根据估算,2007年中国因艾滋病致死的人
- Dane颗粒
- 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形态染色特点、培养
- 内毒素
- 某些动物发生急性死亡,疑似炭疽杆菌,临床
- 发生率占传染病首位的是哪种疾病?()
-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通过()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