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请再说说《书谱》在其他方面的发挥。
  • 《书谱》在书法理论方面的论述面极广,除了以上所说之外,在用笔方面提出了“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的精湛见解。对于这一见解,清代的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阐发说:“此言积工夫于点画波撇之间,凡棱侧起伏,衄挫顿注,方圆俯仰,三过折笔,无不精妙。若点画未工,率凑成字,即不是书。”并认为《书谱》的这段话“概括无限书学,虽赞颂前贤,实一篇论书关键处,犹禅句中之有眼也”。此外,《书谱》还认为毫端要具备“劲速”和“迟留”二套本领,“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二者各有各的用处,相反而适以相成。
    在分布方面,《书谱》发挥的高见是:“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总结了学习书法有“三时”,这最后阶段所说的“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已是炉火纯青、“人书俱老”了,其所达到的是寓神奇于平淡之中的深一层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与初学处布时的“但求平正”是有着本质差别的。明项穆《书法雅言》说:“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成熟,戒狂怪与俗。若不均且欹,如耳目口鼻,开阖长促,邪立偏坐,不端正矣。不活与滞,如土塑木雕,不说不笑,板正固窒,无生气矣。狂怪与俗,如醉酒巫风,丐儿村汉,胡行乱语,颠仆丑陋矣。”则又在这一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学者可将两者互参,以求深入领悟。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