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问题及解题思路
-
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实质在追问:经验知识所具有的普遍必然性的最后依据是什么?康德认为经验知识中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对形而上学命题是否先天综合判断,康德采取了两种回答方式,一是事实的回答方式,二是理想的回答方式。
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解决的意义,在他看来具有为人类认识找出坚实的基础的重要意义。作为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前提,先天综合判断可分为三类:
(1)纯粹数学何以可能?
(2)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
(3)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或作为传统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康德即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证明。
一,数学命题康德把数学命题归于综合命题,而不归于分析命题。数学命题的要素之间没有分析命题的主词和谓词之间那个逻辑蕴含关系,但仍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特征。同时,直观不等于感性经验,于是数学命题拥有了先天的综合判断。追问数学命题是怎样的直观?康德归结为纯数学何以可能?
这样把感性直观形式的分析,施与对象,不停地追问,最后抽象出时间和空间。
二,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举例说明了事物、原因和结果的普遍必然联系的命题也是先天综合判断。这些普遍必然联系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经验之外的来源,如追问来源,就是康德归结的纯自然科学何以可能?
三,形而上学命题传统形而上学的命题表达了基本概念或范畴之间的普遍必然的联系,问题在于传统形而上学命题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不同,它没有扩展人类的知识,也不能为知识提供可靠的保证达到基础。但形而上学的命题能解释基本概念范畴之间的联系,乃出于某种深刻的纯粹理性根源。进一步问,就是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禀赋何以可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认为斯大林和希特勒
- 哲学使用的语言不是日常生活语言。
- “经验重复一万遍,也改变不了它是经验的性
- 阿尔图赛的“结构的马克思主义”
- “波菲利问题”是关于()性质的问题。
- 克塞诺芬尼
- 伊壁鸠鲁认为恐惧的两大根源是()。
- 中道(亚里士多德)
- 先验和超验这对概念是谁提出的?()
- 说明莱布尼茨的推理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
- 对康德而言,神学可以建立在()之上。
- “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
- 希腊对西罗马帝国的文化影响从公元三世纪以
- 简单地说,在康德之前,价值理性是由什么提
- 认为“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家是(
- 简述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这一命题的意
- “自我批判”是两种理论的结合。两种理论是
- 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以下哪个国家?()
- 近代哲学在()方面展现出的新形式,与当时
- 雅典实行的城邦民主制度使得哲学在希腊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