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
公元前213年时,博士淳于越提出上书秦始皇,建议分封诸子,而秦始皇则让大臣去讨论,而李斯认为这是在搞“私学”的人作“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的事,若不禁止,势必“主势降乎下,党与成乎下”,因而建议焚烧私人所藏的诗,书,百家语和秦记以外的各国历史记载,并严令:“有敢偶语诗书者”要“弃市”,“以古非今者”要灭族,其目的就是要禁绝“私学”,强制人们“学法令,以吏为师”,使国家法令能够“定一尊”,而也是法家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政策的具体化及扩大化。
坑儒在焚书开始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术士侯生、卢生寻药未果而出逃,秦始皇大怒,下令拷问咸阳术士。事后,将相关460名术士在咸阳坑杀。需要注意的是,《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方士,并不是儒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论春秋、战国时期军队和军事制度的重大变化
- 《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 “行宪”时期(1948--1949)中华
-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权主要表现为(
- 上计制度
- 唐朝京师附近所在州称()。
- 广州国民政府设立的负责弹劾官吏的监察机构
- 长随家人
-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在政治层面主要
-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推行国家战略重心将:(
- 清朝官员俸禄是继承明朝制度,有米、钞、布
- 刺史“以卑临尊”的含义以及利弊。
- 中国古代文献有许多关于周公制礼作乐的记录
- 我国地方政府的类型主要有()。
- 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
- 概述唐代的司法审判程序。
- 汉代司隶校尉权势很大,包括三公之内,皆可
- 晚清的政治变革对现代的启示是什么?
- 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省试
- 清朝如何避免宦官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