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要重视老年人低血压?
-
一般人的血压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血压超过常态,则谓之不正常的血压。不正常的血压包括高血压与低血压。生活中,高血压易引起人注意,而低血压易被人忽视,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低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并不像高血压来得那么突然。老年人不仅要重视高血压,也要防止低血压。低血压也可能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老年人中,2/5的中风患者,1/4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并排除可能为“休克”和急性心血管障碍引起的急性血压降低后,方可考虑为老年性低血压。老年性低血压是一种慢性低血压,在老年人群中高达10%。在临床上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原发性(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20~50岁瘦弱的女性及老年人,爱安静不喜欢活动。有些老年人无任何原因,而是由于体质因素,有的有家族史(遗传因素)。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症状,这说明只是个体差异且已适应,不一定是病变所致,不必忧心忡忡,一般不需治疗。其低血压长期存在,伴随终生,但不影响寿命,甚至有些人还有长寿的倾向。仅有少数人可表现为头晕、头痛、、手足发凉、怕冷、四肢无力等供血不足的症状。对体质性低血压的老人,要做到:
①坚持体育锻炼;
②注意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高盐饮食及药膳;
③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情绪;
④选用滋补药,可每日服用桂圆肉6克或服用西洋参片等药物。
2、体位性低血压,也叫直立性低血压,多是由于久蹲起立或由平卧位突然站立,致使脑部血压一过性下降,短暂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说话含糊、眩晕,严重者猝然昏倒,甚至引发骨折、心梗、中风等。多在老年人脑血管硬化的基础上发生,高龄老人容易发生,尤其在清晨多见。预防措施:平时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转换体位如起床、站立、转头等动作宜缓慢进行,切忌过快过急,不要突起突卧,避免从坐位突然跃起。热水浴、饱餐、运动后及天气炎热时,外周血管扩张,也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要避免饱餐、饮酒过量、疲劳、举重物、用力咳嗽和排便。洗浴水温保持在40℃以下,防止全身血管扩张迅速而引起血压骤降。夜间起床小便时,尤其是老年人,切忌起床过急,以防昏倒。经常立位工作,如理发师、教师、外科手术医师等要避免站立过久,白天休息时可用躺椅。体位性低血压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3、继发性低血压,常见于:
①药物性低血压:包括降压药、利尿剂、扩血管药、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安眠药、抗抑郁药等。
②一些疾病所致,如脑梗死、糖尿病、动脉硬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梗后低血压、风心病、慢性肝病、严重贫血、溃疡病、肾功能衰竭等。因疾病所致者,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对于单纯性药物低血压,一般在停药、休息后,血压可慢慢恢复正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