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古代学校的德育内容有哪些主要特点?
-
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相关联,古代学棱德育内容的最主要的特点有三。
(1)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比如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曾经处罚过歌颂变法的百姓,原因是他们没有议论朝政的资格。无独有偶,斯巴达的执政者也曾经下令屠杀了两千多个用自己的勇敢拯救了国家的奴隶,理由是他们违背了奴隶不得参加保卫国家的行动、具有勇敢精神的禁令。由于学校德育的从教者、受教者大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德育目的也是培养“治才”,所以学校德育内容中充斥着类似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级制度及其维护方面的道德内容。
(2)由于教育目的是培养“劳心者”,所以古代德育内容中存在鄙视体力劳动的倾向。《论语》中就有弟子向孔子问稼而遭到夫子的冷遇的故事。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据当时的制度,王公的职责是“坐而论道”,士大夫的责任是“作而行之”,只有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主要是进行体力劳动的,而后者是所谓的“劳力者”、下等人。
(3)由于道德教育内容本身的等级性导致了内容呈示形式上的绝对灌输的特色。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宗教和古典文献的记诵和刻板的“规矩”(行为规范,如洒扫、应对、进退、衣服冠动者主要通过劳动与生活实践接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形成、养成符合自己阶级要求的一些道德内容,例如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勤劳、节检、厚道等道德观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班级指导中,偏于“先进学生”、“特长学生
- “我们对个性予以极大的,在原则上是不寻常
- 开展班级个体指导的方法中,说理、问题解决
-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
-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 德育直接规定着其他各育的实施方向,规定着
- 柯尔伯格进行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研究时采用的
- 小学各科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方式多是多样的,
-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
- 在教育实践中,用于学区内或校内的教学设计
- 德育评价的组织实施中,反馈形式只可以是书
- 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
- 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 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
-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
- 活动课程中,主要以兴趣、爱好和志向为基础
-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
-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
- 人的品德形成过程存在的客观规律是()。
- 小学阶段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