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 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随着绘画实践的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前人创作给予品评和总结,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谢赫大致经历齐梁两朝,生卒年代已不可考。《画品》写于梁代,书中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画品》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移摹写。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超越性动机
-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近代以来产生的一种特
- 教师资格的条件包括()。
- 受教育对公民来说,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 在教育思想史上强调教育应该以教师、教材、
-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 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成三种:(
- 《蓝色狂想曲》的作曲者是()国作曲家()
- 课程结构
- 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形成()
- 儿童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生理成熟的过程。
-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 苛勒提出了与完形—顿悟说相对立的学习理论
- 关于学校文化,表述错误的是()。
- 大音程减少半音,成为()
- 小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好象是阴天,但
- ()是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
- 行为目标的陈述要具备哪几个要素?()
- 某镇上需要修建体育馆,镇政府下发文件让每
- 在小学生概念的掌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