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常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材料三众所周知,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2)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华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关系的认识。
- (1)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加以实现;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优势:使历史研究更加严谨科学、直观明了,更具说服力。(2)原因:抵御外来侵略(尤其是日本侵华)的需要;世界性经济危机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利弊: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主导管控经济发展,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3)影响:日军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破坏打断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进程。认识: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
- 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
-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
- 提出“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
- 1972年以后,以毛泽东、周恩来批准的“
- 巴尔干半岛民族冲突目前仍在继续,这一现象
- 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在《1945年以来美中
- 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
- 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交战双方死伤70多
-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科学史上有
-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明洪武)二十二年,令农夫戴斗笠、蒲笠
- 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
- 汉代刘向《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
- 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一公元前429
- 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
-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
- “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局限,不能
-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