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高军事委员会地位的措施?
-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授权军事委员会长执行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统帅陆海空军”的职权,指挥全民,负国防全责。同时,军事委员会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也作了较大调整,大大地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
(1)改变领导体制。抗战前,军事委员会会除委员长外,设立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抗战开始后,军事委员会取消了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只设委员长1人,由陆海空军大元帅兼任,行使“统率陆海空军”职权。
(2)进一步扩大编制。抗战开始后,不仅平时直属国民政府的军事机构,如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军事参议院等移归军事委员会管辖,而且行政院的军政部,海军部也归其兼领,另外,还添设了政治部,战地党委员会等机构。军事委员会堪称国民政府直属机关中最庞大的机关。
(3)进一步加重职权。抗战开始后,军事委员会不仅是最高军事机关,而且是统辖全国军民作战的大本营,凡军令、军政、军法、后勤、海军、空军、抚恤、军事人员铨稳衡考绩及奖惩、部队政治训练、政治农救会、民众军事训练等,均为其职权范围。此外,通过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还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安排和调动。可见,军事委员在抗战期间也发展成为国民政府中地位最高、权势最重的机关,它名义上直属国民政府,但实际权力远在国民政府之上。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九寺五监
- 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调
- 清代旗盟制度
- 简述清朝“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执行遭遇的主
- 清代汉族士人出仕重要官职的途径几乎都是(
- 简述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
- 抗战期间行政监督的新形式有哪些?
- “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 辽朝南面官系统中尚书省的权力仅有()
- 在中国封建社会,可能对中央构成威胁的地方
- 简述明六部构成及其主要职权。
- 馆选
- 试述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
- 军镇
- 简述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
- 简述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
- 清代作为府的分防单位,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
- 简述直系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决策?
- 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