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近代经济思想家对经济发展途径的认识演变。
- 近代经济思想家对经济发展途径的认识,是由浅而深,逐步深入的过程。由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到强调振兴商务,提出工体商用,进而提出振兴实业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张。魏源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事物以挽救中国、发展中国,他提出了学习和移植西方的新式工业,从移植军事工业开始逐渐推进到新式民用工业等设想。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家王韬、马建忠、薛福成和郑观应等提出“先富后强”,认为学习西方的重点不在军事,而应放在经济方面。他们把“商”尤其是对外贸易看做发展经济的中心和关键,宣扬“以商为本”、“商握四民之纲”,乃至“以商立国”,把“振兴商务”作为学习西方,按资本主义方式发展中国经济的口号。甲午战争之后,康有为明确地提出“振兴实业”的口号,把大工业作为振兴实业的中心内容,第一个提出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张謇提出棉铁主义。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并且制定了《实业计划》作为发展规划。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呈现的鲜明特点有(
- 简述《管子》中轻重理论主要内容。
-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的货币论。
- “经学即理学”的命题,开启了乾嘉汉学治经
- 解释说明“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
- 均力主义
- 富
- 解释说明“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
- 简述西周时期财富的观念 。
- 孟子有大量的关于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言论
- 简述陈炽的《续富国策》。
- 简述桑弘羊的租税概念。其
- 司马光专门为大地主的既得利益辩护,是一种
- 我国首次发行不兑换纸币的朝代是()。
- 汉初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思想得到了进一
- 简述“均”的概念。
- 简述春秋时期政治家的经济思想。
- 简述开放主义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 自始自终以发钞作为补助财政的手段,是元朝
- 简述商鞅变法的政治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