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校长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我国校长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
1.校长管理制度不完整,处于残缺状态。从国家层面上,目前较为成形的校长管理制度主要有:校长职责制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校长培训制度,其中最为健全的是培训制度。已经形成的几个校长管理制度需要改进和完善。如校长负责制需要建立相关制度与之配套。1991年颁布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所规定的中小学校长任职最低资格要求,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修订。该文件规定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明显偏低,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校长专业化对中小学校长的要求,需要进行修订和提高。
2.我国校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①积极推进校长聘任制度改革。在即将出台的教育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小学校长聘任办法》中规定,中小学校长是根据中小学校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的学校领导职务。实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体现“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六年,任期期满后,重新进行选聘。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届。因学校工作需要且特别优秀的可连选连任。该文件除聘任制度外,还对其他校长管理制度作出了规定。如校长职责制度、任职资格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薪酬制度。
②积极试行校长职级制。在《教育法》中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校长职级制是教育职员制度中的一种。实行校长职级制,主要是针对原有的校长职位与行政级别挂钩的校长管理制度。
1993年上海针对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改革问题,建立了校长职级系列改革目标,将校长职级分为五级十二等。1996年北京借鉴上海的经验,进行了校长职级制的试点工作,将校长职级分为五级十等。2003年沈阳将校长职级划分为四级八等。以上试点地区都详细制订了各等级校长的任职条件及评定的指标体系,将校长的职级与办学实绩挂钩,做到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动能进能出,进一步调动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促进校长素质全面提高和校长队伍的管理科学、规范。
校长职级制涉及到多种校长管理制度的改革,它的试行和实施,是综合性、整体性的制度变革。尽管它还处于试行阶段还不够成熟,但这种制度预示着校长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巨大的优越性不容忽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如果一个机构简单,要求下达命令迅速、准确
- 影响教育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西方教育行政学的两大理论源流是德国的行政
-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中,规定初级
- 改革的必要性是为了增强(),提高地方政府
- 惩罚的种类包括()。
- 1991年10月原国家教委颁发《教育督导
- 校长的任期一般根据()来定
- 简述教育行政决策的原则。
-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按照()和()的原则进行
- 教育行政咨询
- 待遇是社会对待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权利、地位
- 变革三阶段模式的过程主要有()。
- 下列五项中属于中国教育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
- 教育管理学就是教育行政学。
- 试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以及课程改
- 构成教育行政活动的要素有:()
- ()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的财政预算。
- 按使用范围,教育经费可分为教育事业费与基
- 对教育的各个领域或各类教育事业等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