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
- 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
-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
- 简述我国政治教育的内容。
- 论述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
- 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
- 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人格
-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是()。
- 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
- 贾德的实验表明,虽然先后两个学习项目之间
- 隐性课程具有哪些功能?
- 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体验和(
-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恩而不学则
-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
- 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 设计教学过程实质上指的就是设计教案。
-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