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48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无法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8~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病人发热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病毒性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体病
E、沙门菌属感染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炭疽的预防措施为()
- 急性重型肝炎,下列描述哪些正确()
- 下列哪种方法可完全灭活朊毒体的感染性()
- 男,58岁,干部,因发热7天,少尿1天于
- 水痘病原体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传播()
- 男性,26岁。在收割稻谷后突然发热、畏寒
- 下列哪些检查获阳性结果可以诊断流脑()
- 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金葡菌常存在的部位是()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肝脏最主要的途径是
- 女,23岁,农民,因发热、全身酸痛、乏力
- 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
- 下列哪些人是抗弓形虫治疗对象()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采用山莨菪碱治疗的主要作
- 男性,40岁。不规则发热40天,伴纳差、
-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原理,错误的是()
- 在城市发现SARS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诊断
- 正常组织中可含有()
- 对慢性菌痢的病原治疗,常采用的措施是()
- 对禽流感病毒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