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 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的,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因此可以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优、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
- 新型教师角色内容包括()。
-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具
- 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智商在90—109之
- 一般认为,影响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因
- ()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于20
- 行为个体的素质在()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
-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哪几个成份?它们在品德
-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因
-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
- 职业倦怠是人们由于()引发的身心俱疲、心
- 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具有()。
- 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从职业教育心理学组成内容上说,将包含相关
- 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哪些?
- “死记硬背”,这是()。
- 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
- ()阶段是形成个性、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占
- 首创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