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国际环境法在陆地生物资源养护方面的规定?
- 1)1971年《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约》。这是第一个希望全球都能参加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国际公约;
2)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了两份清单,一分为世界遗产地址清单,另一份为危险的世界遗产清单;
3)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通过控制或防止濒危物种或有其所制定的产品的国际商业贸易,从而间接地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的目的;
4)1979年《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养护公约》。该公约的目的是养护迁徙动物的栖息地以及对迁徙过程中的动物进行保护。
5)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加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对技术转让等问题认识上的不一致,导致最后所通过的公约只是一个框架公约,而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内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行为符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是(
- 什么是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生态)破坏?
- 司法审查之诉是什么?
- 第一个关于废弃物物造成环境损害与赔偿责任
- 从性质上区分,下列自然资源许可证的类型包
- 确定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原因?
- 试述环境标准的法律效力?
-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
- 在一般意义上,野生动物是指非人工驯养、在
- 案情简介: 2015年7月,宁波市不少
- 国际环境法实施手段中的“命令-控制措施”
- 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违法行为的本质内容是对
- 简述“斯德哥尔摩时期”环境资源法的特征
- 下列不属于大气层外层空间环境保护中存在的
- 《环境保护法》第45条规定,环保监管人员
- 确定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依据是
- 土壤污染的概念?
- 下列关于海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表述、正确
- 在大气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