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民族花苑》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民族花苑》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追鱼》《阿玛勒俄》,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 2.通过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速度、力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再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磁带、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引入:进入民族大观园。 2.观看民族服饰。 3.出示课题《民族花苑》。 二、欣赏与感悟 (一)(来到瑶山--)欣赏《瑶族舞曲》 1.完整欣赏并提问:此曲描写什么情景?可分几部分? 2.分析三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仅以慢、快、强、弱表示)及表现情景,介绍瑶族长鼓。 (二)(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吊脚楼--)欣赏《追渔》 1.出示图片(傣族生活场景、葫芦丝),完整欣赏并思考:根据速度、力度的变化,此曲可分几段? 2.师生再现(演奏)第一部分主题(简化谱)(钢琴、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三)(来到青藏高原--)欣赏《阿玛勒俄》 1.出示图片(布达拉宫)提问:我们到了哪个民族地区?你对藏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有什么了解?你能为大家演唱一首藏族歌曲或跳一段藏族舞蹈吗? 2.完整欣赏,简介“囊玛”及《阿玛勒俄》。“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引子由乐队演奏,曲调较为固定,歌曲部分音乐柔美抒情,以歌为主,舞蹈动作很少,歌曲完毕紧接舞曲,音乐急速跳跃,舞者随乐声起舞,气氛热烈、情绪高涨。《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阿玛勒俄》是歌曲开始的主要衬词。歌曲艺术性强、歌词寓意深刻、旋律连绵抒情、演唱高亢嘹亮。 3.播放藏族舞蹈图像,学生模仿手部、脚部的几个典型动作。手部动作:甩袖。脚部动作:踢踏步、踏点步。 4.小组与个人展示,生生、师生评议,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5.师生合作,用所学动作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四)(来到天山脚下--)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欣赏歌曲录音,讲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简介王洛宾。 3.学习歌曲(歌谱、填词)。 4.分析用什么速度、力度、情绪演唱? 5.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小结:今天我们游览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瑶山、清新葱绿的西双版纳、亘古神秘的青藏高原和葡萄满园、牛羊肥美的天山风光,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了那里的音乐文化,还用歌声、舞蹈表达了兄弟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进行欣赏、探索,并将你们搜集的音像资料带来,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 (1)优点:本课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即感受与体验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和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设计了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享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美感。我国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执教者精心选择瑶、傣、藏、维吾尔四个民族的音乐为代表,重点让学生通过“听、赏、演、动、创”来感受和体验其音乐风格和特点,并借助时空延续和拓展,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奥秘。本课突出音乐本位的原则,避免了借所谓“人文切入”为由,将音乐课变成时装展示课、风光游览课、民情考察课的倾向。
(2)缺点:教学目标不明确,缺少知识与技能目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
- #C音是G雅乐宫
- 教学中应设置引起学生注意的好的导入,设置
- 下面的旋律片段是哪首作品?()
-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是俄国著名音乐家、音乐
- 副三和弦根音上行四度具有类似另外一个调属
- 四六和弦的形式主要有经过四六、()、()
-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
-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第一幕
- 课堂教学要“有始有终”,教学结束环节是教
- 当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
- 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
- 下列哪项是海顿创作的清唱剧?()
- 《三天的路程两天到》是()的代表曲目。
- 以五音为低音的七和弦是七和弦的()。
- 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欢乐
- 能够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的段落结
- 为下面旋律配写钢琴伴奏。
- 琴曲《碣石调?幽兰》采用()记写。
- 导课是教师通过预先设计,在教学安排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