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举例
- (1)互生关系:
两种微生物间松散的联合,也可以单独生活,当生活在一起时,比单独生活的好,但二者不形成共生组织的关系。
例如: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成葡萄糖和有机酸,为自生固氮菌提供了碳源和能源,后者从空气中固定的氮素又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氮素营养,一方面消除了有机酸对纤维素分解菌自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了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
(2)共生关系:
指两种微生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互相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彼此依赖,形成一个在形态上具有共同结构,而在生理上却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产物的生存关系。如将二者分开,各自都生活不好。此可视为互生关系的高度发展。分为互惠共生和偏利共生
例如:藻类或蓝细菌与真菌共生所形成的地衣是共生关系的典型代表,藻类和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向真菌提供有机养料,固氮蓝细菌还可以同时供给有机氮素营养,真菌则利用菌丝的吸收作用为藻类和蓝细菌提供水、矿质养料及某些生长素和在基质上牢固附着的条件,这一共生关系使地衣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3)种间共处:
是一种中性关系。两种微生物相互无影响的生活在一起,共处中不表现出明显的有利或有害关系。如乳杆菌和链球菌。
(4)竞争关系:
多种微生物共同生活于一个环境中时,或因一种微生物优先利用有限养料,致使另一种微生物养料缺乏,生长发育受阻;或因一种微生物生长迅速,占领基质表面和充斥空间,使另一种微生物无处容身而生长受抑。竞争导致优势种群的胜利和劣势种群的淘汰。在发酵工业上,常利用加大接种量来控制少量杂菌的污染,也是利用微生物的竞争关系。
(5)寄生关系:
寄生是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微生物表面或体内并对后者产生危害的相互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前者称为寄生物,后者称为寄主。
例如:粘细菌常能借产生的胞外酶以溶解生境中的其它G+、G-细菌或藻类细胞并从中获取营养料;病毒和噬菌体能寄生在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细胞中。
(6)猎食(捕食)关系:
这是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微生物的关系。捕食者从被食者获得营养,在极端情况下,捕食者的吞食可能导致被食者种群的消失,进而也反过来威胁到捕食者本身的生存。绝大多数的原生动物、粘菌的变形虫阶段和某些粘细菌以捕食为营养方式。
(7)拮抗作用:
这是一种微生物通过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微生物种群的现象。
可以将拮抗作用区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类型
1.非特异性拮抗作用
指一种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改变环境条件,非特异性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作用。
非特异性拮抗的作用方式:
①产酸。腌制泡菜、酸菜或青贮饲料.
②产生乙醇。酵母菌或发酵假单胞菌能发酵葡萄糖产生酒精,低浓度的酒精亦可以抑制除醋酸菌以外的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③改变氧分压。产生或消耗O2均能改变环境的氧分压并使之不利于某一类微生物的生长。如在藻类和蓝细菌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生境中很少有专性厌氧型微生物的生长。
2.特异性拮抗作用
是一种微生物在代谢活动中产生的一些特殊次生代谢产物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作用。依产物的作用性质可分为两类:细菌素和抗生素。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同类细菌的蛋白质类似物,其作用范围较狭窄,常限于少数有关的菌种或菌株,表现为高度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芽孢是一部分细菌用于休眠、抗逆和用于繁殖
- 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的特有成分
- 什么是质粒?其特点是什么?
- 一个核苷酸被另一核苷酸替代引起的突变称为
- 什么是单细胞蛋白?利用单细胞蛋白(SCP
- 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
- 简述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 病毒是(),(),()的统称。
- 真菌繁殖的主要特征是()
- 沙门氏菌病原菌的诊断化验是在()中检出沙
- 高渗溶液中,细胞易(),在低渗溶液中,细
-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 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
- 革兰氏染色主要用于观察()
- 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紧密地生活在一起,互惠互
- 长有大量放线菌的摇瓶培养液,与细菌一样,
- 那些有机酸是在工业情形下由()生产的。产
- 真核微生物细胞质核糖体类型为80S,原核
- 芽孢可保持休眠数千年,遇合适环境可发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