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材料1 梁启超曾认为:“国民不可不拜英雄,此英国诗人卡黎(莱)尔之言也。卡黎尔曰:‘英雄者上帝之天使,使率其民以下于人世者也。凡一切之人,不可不跪于其前,为之解靴纽。质而论之,宇宙者崇拜英雄之祭坛耳,治乱兴废者,坛前燔祭之烃耳’。嘻,殆非过言,殆非过言。徵诸古今东西之历史,凡一国家一时代社会之污隆盛衰,惟以其有英雄与否为断,惟以其国民之知崇拜英雄与否为断。” 材料2 恩格斯:“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对比两组材料回答: 梁启超在历史观上的局限性。
- 梁启超的这一观点属于英雄史观,把英雄看作历史的主宰,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一切唯心史观都有两个基本缺陷:第一,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但没有探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未能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这就是用社会意识解释社会存在,否认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未能正确说明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英雄史观正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一唯心史观的根本观点出发,否认物质生产的历史作用,进而否认以物质生产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把英雄的意志、思想、才智看作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于()
- 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
-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地理
- 简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 否认客观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
- 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成某
- 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所不能,它能为我们提供一
- 材料1 恩格斯指出:“自然研究家相
- 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
- 长江三峡工程是经过长期考察和论证才决定兴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
- 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
- 弗兰西斯·培根在他的《新工具》一书中说:
- 时间和空间是()。
- 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 人们认识的起点是()。
- 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
-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
-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
-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